主页 > 媒体报道 >

到底是什么决定孩子的身高?儿童骨骼发育认识三个误区

电话:025-8881 6161

温馨提示:由于篇幅原因,很多内容不能详尽,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需要疾病咨询,可在线咨询进行免费沟通

“所有人都有206块骨头”,“补钙可以帮助儿童长高”,“练舞要趁早”,这些是我们从课本中学到的概念或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。

  你怀疑过这些常识的正确性吗?

 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,大小各异,可分为长骨、短骨、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。人体中最大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,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%左右。最小的骨头在人的耳朵里,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.25~0.43厘米长。

  糟糕!我竟然少了2块骨头你知道吗?其实人的骨头并不是一样多的!

  成人有206块骨头的说法,只是就全球人类的“总体”而言的,不同人群在这方面存在差异。我国科学工作者1985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,中国人的骨头要比欧美人少,大多数人只有204块骨头。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国人脚上的第5趾骨为2块骨头,而欧美人则是3块骨头。两边各少一块,就是204块骨头了。不信的话就脱鞋检查一下哦

  此外,令人惊奇的是,人在不同时期的骨头数量也不一样多。一个新生儿的骨架大约由300个不同的部位构成,它们是骨骼和软骨的混合物。软骨会最终固化为骨骼,这一过程被称为骨化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婴儿体内“额外”的骨头会融合形成更大的骨头,比如颅骨就是由8块弯曲的片状骨融合而成的。盆骨也是由髋骨、骶骨和尾骨融合而成的,其中髋骨又是由髂骨和耻骨合成的。骨头在人的儿童时期有217~218块,到成年时骨骼的总数量就减少到206块。

  正是因为儿童的骨骼发育还没有定型,为了让孩子拥有挺拔的身姿,每个父母都动足了脑筋,但是不少人走入了误区。

  补钙真的有助于儿童长身高吗?人的骨头,早在胎龄二月时就开始形成。此后不断生长,女子到16岁左右骨头停止生长,男子则长到18岁左右。胸骨至25岁左右就不再硬化,但其他骨头的强度和钙量仍不断增加,直到35岁左右才停止。在人的大半生中,骨头不断改造,骨组织不断耗损和补充。有些儿童生长发育迟缓,身高与同龄人相比矮了不少,这可让爸爸妈妈着急不已。“想长高个就要补钙!”提起长个子,这大概是很多人冒出的第一个想法。必须承认,补钙对骨质的增强是有效果的,然而,补钙与身高并没有直接关系。除遗传和环境因素外,营养和体育锻炼共同决定了孩子的身高水平。的确,孩子的身高与营养状况有很大关系,但是这里的“营养”指的是均衡的营养搭配,“钙”并不比其他的营养成分重要多少。单独看钙营养,无论是妈妈在孕期补钙,还是婴儿出生后及儿童期补钙,对儿童的身高均没有显著影响。所以,想通过后天的努力,让孩子长得更高,需要的还是合理搭配膳食。父母平时也要鼓励孩子们多参加跑跳类活动,运动可以对骨骼有轻微刺激的作用,促进骨骼发育,让营养发挥更好。辽宁一所小学的调查显示,经常参加学校体育训练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,身高平均高4厘米,体重多2千克,肺活量大200毫升。

  练舞要趁早?错!很多爸爸妈妈都认为舞蹈应该从娃娃抓起,小孩子的骨骼还没有定型,早点练舞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柔韧性、体态和协调性,甚至对气质的培养都有益处。然而,大眼猫在这里不禁要为热衷于让孩子练舞的父母泼一盆凉水,若孩子天生骨头比较硬,柔韧性差,千万不要勉强孩子学舞。过早、过度或不当学舞蹈,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。近些年来,骨科接待的病人年龄呈现低龄化的特点,不少腰椎滑脱、椎弓崩裂的小患者都是学舞蹈的。这些孩子主要是在做压腿、下腰、劈叉等动作时受伤的,有些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够,有些是因为没有掌握基本技巧。专家建议,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尽量不要尝试下腰、劈叉、倒立等动作,舞蹈学习应该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律动、节奏感为目标,再逐渐过渡到有难度的具体动作。儿童脊柱在发育过程中,许多骨骺尚未闭合,骨质还未长结实,反复下腰、过度用力、过度负重,都可能造成腰椎损伤,甚至腰椎峡部断裂。若未及时就诊,今后就可能出现慢性腰痛,甚至可能造成腰椎滑脱,影响正常生活。此外,孩子平衡能力较弱,在高强度的舞蹈练习中站不稳,摔倒受伤更是常见。送孩子学习舞蹈,各位家长一定要选择正规培训机构。一些非正规的舞蹈培训班,无法在孩子跳舞时给予正确、规范的辅导和保护,甚至揠苗助长,为求速成而过早地让孩子练习高难度动作,易导致意外伤害发生。

上一篇:儿童骨骼发育及保健注意事项

下一篇:儿童骨龄提前需警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