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骨龄正常:骨龄与年龄相差在-1~+1岁之间
2.骨龄偏大:骨龄与年龄相差≥1岁(有可能性早熟)
3.骨龄落后:骨龄与年龄相差≤1岁(有可能生长激素缺乏)
但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孩子的骨龄和年龄一般都是相符的,上下浮动不超过 1 岁,而在疾病状态下,骨龄与实际年龄往往不一致。
骨龄偏大或落后有哪些危害
如果发现孩子的骨龄与实际年龄不符,一定要重视起来找出原因。比如说早发育、进展迅速的早发育或者青春期快速进展的孩子,他们的骨龄常常比实际年龄大。这种骨龄提前是由于青春期提前启动,性激素分泌增加引发的。
由于性激素有明显的促进骨骺(这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部位)闭合的作用,就会表现为骨龄偏大,假如没有及时治疗,等到骨骺完全闭合了,孩子的生长潜能也就消失了,以后的身高发育肯定会受影响。
而骨龄落后的孩子常常因为缺乏生长激素、软骨发育不全等疾病而导致身高增长缓慢,虽然理论上说由于骨龄较小,实际生长空间应该大于相应年龄者,但由于存在生长异常,每年的实际生长幅度会小于正常儿童,后期生长空间也有限,而家长还在等待孩子“晚长”,最终会耽误孩子成年身高。
预防骨龄提前家长应注意的事项
预防骨龄提前其实就是要预防青春发育过早和过快的出现。具体到措施上,主要有几点:
1.避免含外源性激素的食物的长期摄入,比如豆奶、豆浆、蜂皇浆、任何形式的各种滋补品、饮料以及垃圾食品;
2.减少高蛋白、高脂肪食物的大量摄入,比如甲鱼、黄鳝等等;
3.减少夜间长时间光照;
4.减少成人化影视的心理污染。
当家长发现孩子身高矮于同龄人时,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生长发育机构进行检查,孩子的长高空间还有多少并不能仅从一次骨龄进行判断,需要长期追踪和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,观察骨龄进展的快慢,找出影响孩子长个的因素。只是依靠单纯的拍骨龄片无法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高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