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龄是判断儿童骨骼发育年龄的标志,骨龄提前意味着骨骼的发育提前,对孩子的身高的影响很大。骨龄越提前孩子的身高发展空间越小,骨骺闭合时间也越提前,严重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,甚至可以导致孩子过早停长
因此延缓骨龄的增长速度是帮助孩子长高的一个有效手段,孩子骨龄每延缓一年就可以有多2-3厘米的生长空间。
有什么办法可以延缓骨龄的增长呢?如果孩子骨龄与年龄相仿,并且排除了疾病(比如腺样体肥大),生活中注意以下几方面,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当干预,对延缓骨龄的增长很有帮助。
一、积极控制体重
儿童体型分三种
匀称(标准)型,身高生长相对平稳。
苗条(略微偏瘦)型,身高生长相对较快。
粗壮(肥胖)型,身高生长相对较慢。
在这三种体型中偏瘦体型的孩子相对来说身高会长的更好,而肥胖体型的孩子往往骨龄会偏大。由此可见,控制体重可延缓骨龄增长。
家长必须让孩子合理饮食,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(如甜品、汉堡、煎炸油腻食品等),保持苗条偏瘦的体型,保持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平均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身高发展,这在青春期前作用尤其明显。
所以咱们家长要改变“吃得越多,长得越高”的思维。
一般来说:
2至12周岁的孩子每年体重增长控制在2公斤内。
青春期每年体重的增长控制在3公斤内。
二、培养良好生活习惯
1、尽量避免让孩子观看过多情爱画面,接触过多情爱画面容易诱发性腺分泌性激素,引发性早熟。
2、保证足够的睡眠,尤其是深睡眠。所以,培养好的生活习惯,早点休息,对孩子长高是大有裨益的。这里需要重点说明一下的是,凌晨3-5点是体内激素(包括生长激素)分泌最为旺盛的时段,但必须是在深睡眠的状态下,才能保证生长激素的正常、有效地分泌。故腺样体肥大、严重鼻炎、鼻窦炎的患儿往往会因为气道不畅影响睡眠质量,造成深睡眠不足、生长激素分泌过少,导致身材矮小。
三、运动
跳舞、跳高、篮球、跳绳等运动可以有效促进骨骼生长。建议保持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。
上一篇:孩子要测骨龄吗?